第(1/3)页 听着臣民们响彻天际的喊声,刘禅突然有些感动,这或许就是民心吧。 “陛下!” 丞相诸葛亮,再一次上前拜服道:“天意不可违,恭请陛下应允,封禅泰山。” “恭请陛下,封禅泰山。” 所有的铺垫已经全部就绪,刘禅这个时候如果还想退却,就显得有些矫情了,当然,他的心里也非常乐意举行这样一场封禅活动,从而让天下百姓,可以安心太平。 刘禅顿了顿,似乎有些为难的道:“既然这是上天的安排,朕也不可违逆...朕决定,封禅泰山!”说着他看向丞相诸葛亮道:“相父,封禅泰山的礼仪等,朕就交由相父操办。” “老臣领旨!” 诸葛亮当即应诺道。 “大汉万年!” “大汉万年!” 霎时间,大汉万年的声音响彻长安城上空。 再次回到未央宫,刘禅的心情非常不错,当然并不是因为他已经答应封禅泰山,而是他终于可以清闲一段时间了。 毕竟封禅泰山,这是个大事情,不可能几天之后就得办。 估摸着真正封禅泰山,短则数月,长则数年。 古人对这些礼仪,良日是非常在意的。 只是,当刘禅心情舒畅的回到未央宫,皇后张鸯却有些焦虑的来到宣室殿。 “鸯儿?” 刘禅不由一愣,张鸯无论是做皇后,还是之前做妃子,她都很少到宣室殿来。 “鸯儿拜见陛下!” “快免礼!” 刘禅急忙扶起张鸯,有些慌张的问道:“出了什么事情了?” 看张鸯有些紧张,一看就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情。 张鸯起身后,皱眉道:“陛下,刚才二兄传来话说...”张鸯这话刚一出口,刘禅就有些紧张了,他自然知道张鸯口中的二兄是谁。 张鸯的二兄不是别人,正是以前在成都时,就陪着刘禅各种折腾的张绍,在此之前,张绍奉命出镇益州,担任益州牧。 只是—— 在刘禅西征罗马期间,太子刘谌将其召回长安,让他担任起了光禄大夫,主管皇陵督造。 张绍这个时候传话进宫。 “是不是皇陵出事了?”刘禅焦急的问道。 张鸯微微点头,道:“是,二兄说,前段时间梁山附近连日降雨,昨日查看地宫时,发现皇陵漏水严重。” “这...” 刘禅有些慌了,皇陵是他百年之后的陵寝,现在里面已经安葬了先皇后张鸳,此时听到皇陵漏水,他有些坐不住了。 “走!”刘禅当即道:“起驾皇陵,朕亲自去看看。” “鸯儿也想去。”张鸯道。 刘禅没有反对,点头道:“好,鸯儿随朕一同前往。” 临行前,刘禅吩咐驸马诸葛瞻,将他要去皇陵的事情,告诉丞相,朝中的政务,他现在倒也不担心,这几年朝廷的政务,一直都是太子在打理。 第二天中午。 梁山—— “拜见陛下!” “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 张绍领着一帮主官皇陵修建的官员,来到大堂拜见刘禅。 “诸位都平身吧!”刘禅微微抬手,然后看向张绍问道:“说说看,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 皇陵漏水,这可是大事情。 张绍急忙上前,躬身道:“回陛下,日前连日降雨,导致地宫出现了渗水,应该是积水所致。” “朕的地宫里,难道没有修建排水设施?” “回陛下!”张绍皱了皱眉,道:“排水设施已经规划,但是还未开始修建,计划明年开始修建。” “嗯!”刘禅闻言,微微点头。 这座皇陵,并没有要求太过奢华,不过汉代流行厚葬,作为一国天子,皇陵若是太过于寒酸,这有损帝国的威严。 所以——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