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拆迁-《复明1659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越听下去,知府的脸上就越发不悦,就在他要张口打断的时候,莫孝备却话锋一转。“所以,吾请求像官府购入火药,在官兵监督下拆毁围子,费用由吾家自己承担。不需耗费公帑一分。”

    这,不是想瞌睡有人送枕头来么?未经世事的知府大人眼前一亮,忘记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教条。这么一家打开了突破口,其他人的围子就好弄了。一阵互相恭维以后,知府坦然接受了这笔意外之财---当然,全部归了云南府的库房里,现在朝廷治下各地稍微大一点的工业城镇都在找机会发债券,他个人觉得债券是饮鸩止渴,所以云南府只发行了少量债券,还是被只是当结个善缘的佚名给承包掉的。

    但无论如何,财政压力是实打实的,这五百两银子,还真能多让昆明撑个几天!

    两天后,知府就派人在莫府门前搭了台子,又请了昨天那些人去观礼。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,知府大人对着台子上的木板挥毫泼墨,写下了“今世乡贤”四个大字,立时就有人上去制作牌匾,把知府那童生水平的墨字刻在木板上涂上粉末。

    “昨天,莫公与我说,因为土围子不好拆,所以想请官兵下乡用火药拆,他出火药钱和开拔费。莫公高风亮节,本官实感佩服。不过诸位我就不强求,只是一月之内拆掉就行,需要火药的话,官府可以派兵帮你们,不需要掏钱。”

    当下就有人跳出来拿匪患说事,“大人…不是草民不想拆,是草民家那块,匪盗实在太猖獗,没有土围子,可能那天晚上…”

    “难怪如此!”知府大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,“你不早说嘛!本官是如此那样不会体察民情的人么?”

    “不敢不敢,”那人以为这招见效,心里感慨这位年轻的知府据说不是正途出身,所以“嘴上没毛,办事不牢。”

    “那,你所住在何处?”

    “常住城内,但祖家在西边的万喜屯。”

    “那吾回去以后就去同昆明守备沟通,看看能不能派点兵过去治安肃正一下。”

    治安肃正!听到这话,在场的人都是一惊,这治安肃正每次出动都最少是两个连的兵力,几百支步枪拉成一线,看着就瘆人。其中有几位更是和土匪有着说不清的关系---土匪虽然也在山上种地,但谁都知道养不活那么多人,一旦被抓了活口,牵连出和自家的关系怎么办?
    第(2/3)页